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时尚 > 详细内容
北京百年风情的褡裢火烧
发布时间:2013/10/23  阅读次数:1100  字体大小: 【】 【】【

说起褡裢火烧这道蜚声中外的京城小吃,就不能不提到东安市场,因为那里就是褡裢火烧的发祥地。在紫禁城的外围,本来还有一道城墙,就是所谓的皇城,皇城的东大门就叫做东安门,高官显贵皇室要员一般就是从这个门进入紫禁城面见皇帝。东安门外的东安门大街从明代开始就是皇宫“内市”的所在地,每月的初四、十四和二十四开市,销售的货物大多是珠宝古玩绸缎等奢侈品。后宫的妃子们经常派人光顾那里,这样她们就可以不必跑到皇上那里要这要那。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东安门大街两侧的摊贩和商铺越来越多,以至于到了影响王宫大臣们出入紫禁城地步。可惜那时候还木有清华大学,所以也没有专家教授献计献策把那些摊贩们先抓起来测验一下四书五经以及八旗革命史的水平,然后根据测验结果发给暂住证、准吃证、准喝证、准炒菜证什么的,不合格的直接拉到昌平挖沙子去。到了光绪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年,焦头烂额之下,当时的步军统领那彤等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把这些商铺和摊贩迁移到附近八旗军神机营的练兵场,这便是后来的东安市场。

因为靠近宫廷内苑,往来人士非富即贵,东安市场很快就蓬勃发展起来。六年之后的宣统元年出版的《京城百二竹枝词》就这样描绘东安市场:

“新开各处市场宽,买物随心不费难,若论繁华首一指,请君城内赴东安。”

东安市场的核心是1906年开业的“吉祥戏院”,是许多京剧名家以及达官显贵们出入的地方,经常营业到深夜,所以市场内的餐饮行业十分发达,而专营褡裢火烧的瑞明楼就是其中的一家。瑞明楼的创始人是来自顺义的姚春宣和他的妻子。姚氏夫妇白手起家,从摆摊开始一步步发展起来,可惜瑞明楼的生意传到姚家第二代的时候就败落了。店里的两名员工罗虎祥和郝家瑞掌握了制作褡裢火烧的手艺,1934年他们两个人合伙在前门门框胡同创办了祥瑞饭馆,把这道美味的京城名点的香火继承下来。后来祥瑞饭馆本身也是几经变迁,不过褡裢火烧却早就深入人心,成为大家津津乐道的老北京的象征之一。

褡裢火烧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独特的外观,长条形状酷似旧时人们携带钱物的褡裢,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当然酥脆的外皮和多汁鲜嫩的肉馅也是必不可少:
褡裢火烧的制作关键就是面皮制作,没有合适的面皮就没有办法做出那独特的形状和酥脆的口感,洋洋今天会重点讲解这个环节。不过作为一道肉火烧,馅料也很重要,咱们就先从馅料制作开始。

褡裢火烧馅料所需食材清单如下:

1)去皮五花肉:500克

2)生姜:10克

3)生抽:20克

4)老抽:20克

5)盐:1克

6)麻油:10克

7)鸡高汤:100克

8)花椒粉:1克

9)葱:100克

好的馅料自然离不开好的五花肉,所以买的时候需要精挑细选,脂肪层数多而且薄的最适合制作这道小吃。肉皮无法在短时间内烹调到位,所以,第一件事情就是先把五花肉的皮去掉。切下来的肉皮不要扔掉,放在冰箱里冷冻起来,积累到一定数量就可以制作肉皮冻了
来源互联网

  

我要评论
  • 匿名发表
  • [添加到收藏夹]
  • 发表评论:(匿名发表无需登录,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 登录状态:未登录
最新评论
所有评论[0]
    暂无已审核评论!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copyright 2000-2009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