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简称闽,其历史悠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驿站,也是我国海洋文化的发源地。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境内山岭耸峙,丘陵起伏,河谷与盆地错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大地常绿,四季如春,盛产热带作物,物产丰富,沿海地区海岸线漫长,浅海滩涂辽阔,鱼、虾、螺、蚌、蚝等海鲜佳品常年不绝。辽阔的江河平原,则盛产稻米、蔗糖、蔬菜、花果,尤以荔枝、龙眼、柑橘等佳果誉满中外。山林溪间盛产茶叶、香菇、竹笋、薏米及麂、石鳞、河鳗、甲鱼、穿山甲等山珍野味。《福建通志》有“茶笋山木之饶遍天下”、“鱼盐蜃蛤匹富齐青”、“两信潮生海接天,鱼虾入市不论钱”等诗句。这些都是古人对闽海富庶的高度赞美。
闽菜起源历史较早,是中国主要菜系之一,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方菜组成。福州菜,是闽菜的主流。福建菜擅长烹调海鲜及当地土特产,尤以烹制山珍海味著称,以其特色清鲜、和醇、荤香、不腻,制汤有“一汤十变”之誉。烹调以熘、蒸、炒、煨、炖为擅长,调味偏甜、酸、淡,善于用糟。闽菜继承了我国烹饪技艺的优良传统,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福建风味而香飘中外。
闽菜特点:
其特点是色彩绚丽、清鲜、淡雅、偏於甜酸、汤菜居多。选料精细,刀工严谨;讲究火候,注重调汤;喜用佐料,口味多变。
闽南菜具有鲜醇、香嫩、清淡的特色,讲究调料,善用香辣而著称。
闽西菜以烹制山珍野味见长,稍偏咸、辣,具有山区风味的特点。
闽菜显示了四大鲜明特征:
1)刀工巧妙,寓趣于味,素有剞花如荔,切丝如发,片薄如纸的美誉;
2)汤菜众多,变化无穷,素有“一汤十变”之说。如用牛肉、鸡肉、火腿制成三茸汤后,根据菜肴烹制的需要,再选择干贝、鱿鱼、红糟、京冬菜、梅干菜、龙井茶叶或夜来花香等辅料中的一种料汁,掺进三茸汤,使汤的味道起了变化,给人以汤醇、料香、味新之感。
3)调味奇特,别是一方。闽菜的调味,偏于甜、酸、淡,这一特征的形成,与烹调原料多取自山珍海味有关。善用糖甜去腥膻;巧用醋酸甜可口;味清淡,则可保持原汁原味,并且以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享有盛名。闽菜还善用红糟、虾油、沙茶、辣椒酱等调味,风格独特,别开生面。
4)烹调细腻,雅致大方,以炒、蒸、煨技术最为突出。食用器皿别具一格,多采用小巧玲珑、古朴大方的大、中、小盖碗,愈加体现了雅结、轻便、秀丽的格局和风貌。
代表名菜:
清蒸加力鱼、佛跳墙、鸡茸金丝笋、炒西施舌、淡糟香螺片。
|